您现在的位置: 渭南教研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眼中有“尺” 心中有“量”

  作者:渭南市第一小学 汪玲玲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1日 点击数:0 次 字体:

2023年10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大荔县洛滨小学举行的渭南市小学数学“名师+”研修共同体“发展学生量感”主题研修活动。上午观摩了三节以“量感”为主题的优秀课例;下午聆听了蒲城县教研室史小玲老师渭南市“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王艳老师的两场报告。一天的研修活动内容丰富,让我对“量感”这一核心素养关键词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提出的核心素养11个核心关键词之一。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从量感的概念来看,我们可以从“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和“事物的大小关系”两个维度来发展学生的量感。

小学阶段的数学相关教学,教师就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把握。量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测量过程就需要有标准,那么统一度量单位就很有必要;基于事物的大小关系,在度量时先估计,根据估计结果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度量会存在误差。如此以来,在学生亲历具体的度量活动中,通过感知、想象、推理等逐步形成量感。

史亚莉老师的《课桌有多长》开课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测量课桌的长度,测出结果后老师连续两问“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得到统一的测量结果?”让学生意识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并能根据测量课桌长度这一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工具--直尺来度量;通过找、摸、看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亲历度量过程,逐步形成量感。

孙阳春老师的《认识毫米》一课,通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更精确的度量单位“毫米”的愿望,通过找1mm、画1mm、数、量等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mm的直观感知,学生在头脑中调整对毫米的认识过程就是量感建立的过程。在量一量活动中,感知度量工具会引起误差,得到合理的度量结果,在估测、推理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罗春萍老师的《什么是周长》从数学的眼光开始:将生活中的电线变成数学中的线段,再到三角形,罗老师用一句“想一想,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自然引入周长这一概念。学生用扭扭棒围图形、说图形的周长,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也让学生确切感知周长是可度量的。接着在判断周长、找周长、量周长等一系列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本质。借助数量关系和生活经验,让学生使用“数字+度量单位”的方式规范表达结果,有效促进量感的生成。

史小玲老师在报告中说到:量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在小学数学中主要分为常见量、几何量、导出量三大类。“量感”是从“数感”中剥离出来的,数是各种量的抽象,量的表示离不开数,数带上单位就是量;数感是对数的感悟,主要是指数的大小、多少、顺序、数量关系等;量感是对量的感悟,主要是指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

王艳老师对早上的三节课例进行一一点评,王老师肯定了三位老师都能做到理念新、设计新、方法新;课堂高度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提问言简意赅、清晰明了,会追问,课堂上让学生身动、心动、脑动。接着王老师从在亲历度量过程中逐步形成量感、在想象、推理等活动中发展量感、在估测与对比中体悟、增强量感三个方面阐述了量感在课堂中的落实。王老师的报告让对“量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考,给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量感”是对量的感受,“量”是培养“量感”的方法,“感”是“量感”培养的落脚点。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关注量感的建立过程。正如王老师在报告中所讲的:在亲历、感知、想象、推理中发展量感,这既是培养学生量感的有效路径,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之学习路漫漫,我将不断在课堂中努力求索、践行,从而深化学生的量化思维,为成为眼中有“尺”、心中有“量”的核心素养人而助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jks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