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渭南教研 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

课后服务课程案例“行走的课堂”

———与地域文化融合的“丰图义仓”研学课程案例解读

  作者:张念红 韩景莉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2日 点击数:8 次 字体:

朝邑初中地处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朝邑。每学年开学,朝邑初中会开展一次研学活动。研学目的地为被誉为“天下第一仓”的“丰图义仓”。研学活动的主题是“仓城合一,建筑杰作;致敬先哲,仁爱恤民;爱粮节粮,热爱劳动”。按照“观赏了解、学习研究、探索体验”相融合的方式,以粮仓实用价值为基础,以“游义仓 看古今”的形式感悟“天地粮心”品牌;以粮仓的历史名胜遗迹、革命红色教育价值为主脉,以“粮食大作战”的娱乐化形式指导学生实用的知识技能,让“爱粮节粮”思想在学生心中扎根;以建筑价值中的美学价值为拓展,通过承重实验、排水实验等引入科学原理,通过眼观、耳听、动手、动口、动脑,启发感恩心、责任心、使命感、创新思维、促使心智成长,综合素质提升

一、“丰图义仓”研学课程设计

第一站:仓城合一,建筑杰作(走进丰图义仓)

丰图义仓,是始建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的一座民办仓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的朝邑镇(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撤消朝邑县,并入大荔县)。它是中国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 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阎敬铭倡议修建,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 解放后一直由大荔县朝邑粮站使用。200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从建仓规模,还是从储粮历史,或者是从古仓今用方面讲,都无愧于“天下第一仓”的称号。

1.仓城合一的建筑魅力

丰图义仓建筑格局为城中城,分内城和外城。外城坐东朝西,依山就势,夯土筑城;外城是义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年久失修,外城土墙已经颓败不整了。内城以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

2.令人叹为观止的防水设计

防雨防潮是粮仓设计构筑的关键环节,丰图义仓的设计构造简单而科学,设计理念值得现代建筑工程借鉴。它的墙顶平面由青砖铺成,采取分段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巧妙的将雨水汇于中间部位,再下落水槽向院内排去,避免雨水四散造成积水、渗水或渗蚀墙体。仓院场地也是四周高、中间低,水可以很快集中排出墙外。每至雨天,从仓墙到院内,排水通顺流畅,雨停墙院即干。

3.传统的杀虫方式

仓房的精妙设计便于空气流通和潮气排出,但每逢春夏两季,小麦常见的虫害还是会侵蚀仓城储粮,所以防虫害显得格外重要。丰图义仓采用传统的磷化铝片剂熏蒸法消灭防治虫害,磷化铝由于发挥药效所需时间较长,最适用于储期较长的粮食和商品。磷化铝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自行分解产生磷化氢气体,从而达到熏蒸毒杀害虫和螨类的目的。磷化氢气体对人畜为剧毒,因此在对仓房进行熏蒸前,工作人员都要佩带防毒面具进行操作。

4.以粮养仓保护文物

丰图义仓仓墙厚达1米左右,宽大厚重的砖墙体使仓内一年四季保持在十七八摄氏度的相对恒温状态,符合粮食低温、低湿、低氧"三低"仓储条件的要求。

 第二站:致敬先哲,仁爱恤民(了解阎敬铭)

丰图义仓和清末陕西一位名人有关。此公姓阎,名敬铭,字丹初,号约盦(公元1817—1892)。阎敬铭原籍陕西朝邑县(现大荔县)赵渡镇,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因善理财带兵,总理户部、军机有功,深得慈禧赏识,让其统管户部、把持军权,赐黄马褂,总理衙门行走,堪称当朝红人。

清朝末年,政府积弱无能,内外交困,民不聊生。慈禧为贪享乐,要求户部筹款修建颐和园,财政当家人阎敬铭深知国库空虚,银两紧缺,对外贷款、赔款,对内修铁路、兴水师,围剿起义军,到处都得花银两。阎敬铭顶撞慈禧,被革职为民。

1877年关中大旱,饿死多人,朝邑尤其严重。阎敬铭在家乡倡导捐资以修义仓,1885年,粮仓竣工,竣工后绘制详细图样报闻朝廷,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正式投入使丰图义仓 ,开始存粮。它是目前全国唯一在用的具有实用性和文物价值,集仓储防御、营房为一体的古粮仓。此仓建成后十多年,就遇上1900年的关中大灾荒,丰图义仓开赈放粮,活人无数,阎敬铭被人们尊称为“救时宰相”。

   第三站:爱粮节粮,热爱劳动(了解粮食文化)

“丰图义仓”被教育部和国家粮食局和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粮食局授予“全国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称号。粮食实物展室收集整理了来自全国各个民族的、包括五谷杂粮、麦类、粗粮、豆类、稻谷类等56种粮食品种。展品中,有过去只听说而从来没有见过酷似熊猫的”熊猫豆”,酷似斑马的”斑马豆”、因产量低而已不多见的红、白、黑软糜子等一些稀少的粮食品种,也一一在这里亮相,让大家一饱眼福,欣赏到我国的粮食种类的历史,真正体会到 “粮系民生,食为民天、丰衣足食”和粮食对于国家生存、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二、实践“丰图义仓”研学课程效果

经过本次研学之旅,学生丰图义仓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收获颇丰

1.领略了丰图义仓的建筑魅力

丰图义仓最大特点是城墙既是城墙,也是粮仓,粮仓既是粮仓,也是城墙。仓城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兼具了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防雨防潮是粮仓设计构筑的关键环节,采取分段四周高、中间低的结构,巧妙的将雨水汇于中间部位,仓院场地也是四周高、中间低,水可以很快集中排出墙外,雨停墙院即干。丰图义仓采用传统的磷化铝片剂熏蒸法消灭防治虫害,通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自行分解产生磷化氢气体,从而达到熏蒸毒杀害虫和螨类的目的。

2.感受到先哲仁爱恤民的精神品质

阎敬铭虽然大器晚成,但是一生清正廉明,仁爱恤民,上掌握国库虚实,下体察黎民疾苦,曾在山西赈灾时,体恤民情,乐善好施,为大清江山社稷忧心。在关中大旱时,民众食不裹腹,阎敬铭主张修仓存粮,以安民心,在家乡以修义仓名义倡导捐资,再从官银中挤出部分补贴修筑了半“官”半“义”的“官助民办”粮仓。“丰图义仓”意为“丰年储粮,荒年赈灾,储粮备荒,防患于未然”,此仓建成后十多年遇上关中大灾荒,丰图义仓开赈放粮,救活无数百姓,阎敬铭也被人们尊称为“救时宰相”。岁月流转,苍桑巨变。丰图义仓自竣工至今,历经一百多年风风雨雨和战火洗礼的考验,仍然保存完好,雄风长存,并一直储藏着粮食,有意义的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为民储粮、安定一方的保障作用。阎敬铭先哲的这种仁爱恤民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铭记。

3.养成了节粮爱粮、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作为全国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对丰图义仓的参观了解,大家欣赏到我国的粮食种类的历史,也真正体会到“粮系民生,食为民天、丰衣足食”和粮食对于国家生存、百姓生活的重要性。从心灵深处养成节粮爱粮、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4.增强了对家乡的自豪感,热衷对家乡的推荐

丰图义仓作为家乡名胜,容易被我们忽略,通过本次研学,了解了“丰图义仓”历史地位及文化,零距离触摸了仓贮文化和历史人物,并且能做好家乡的小导游,为家乡、为丰图义仓做好推荐,向任何来丰图义仓旅游的人介绍丰图义仓的历史及魅力,增强了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总之,丰图义仓历经百年,它在中国建筑史、粮食史上都有着特殊的地位与影响,它的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很值得我们发掘深思。本次走进研学基地,开展丰图义仓研学之旅,感受了家乡历史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使同学们了解到家乡的人文特征与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体会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先贤智慧,从而对家乡所特有的优秀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感悟和尊重。这既是对课后服务中实践育人要求的践行,也是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作者单位:大荔县朝邑镇初级中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编辑:angel 【打印文章】